当前位置:首页 / 核心业务 /
发布时间:02/27/2006
十大特别策划/回眸
十大特别策划/回眸     人们不得不承认,没有什么比衣食住行更让老百性牵肠挂肚,更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够像房地产这样备受从上到下如此多的关注。房地产不仅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的良好与否,而且涉及到成百上千的相关联的各行各业。因此,本刊在做好新闻版面的同时,还有心策划了一系列的大型活动,并收到了来自政府部门、房地产的专业人士、开发商、消费者热情的反馈。许多开发商和消费者纷纷来稿来信来电,一篇篇、一句句充满肺腑之言的叙述和回忆,鼓舞了我们编者的信心。今天,我们迎来了文汇《房产世界》百期,在此特别列出2005年十大活动,对我们所走过的一步步作一个回顾和总结,以便使我们以后的路走得更坚定、更豪迈。  ——编者     1月  “房地大家谈”栏目开通     本刊联合上广990《都市家园》共同策划了一档人大代表谈房产的节目——“房地大家谈”。在990新闻频率设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直播间里,主持人路平就如何使上海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平稳发展这一主题,对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林应清副局长、上海房地(集团)董事长徐林宝、城开集团总经理倪建达、西部集团的董素铭董事长等四位人大代表进行了访谈,并在直播室与听众开展了互动。上广990《都市家园》栏目还邀请了律师坐堂,现场回答听众关于房产的法律提问。主持人路平说,2004年人代会上,韩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大量篇幅来阐述房地产市场。2005年,韩市长又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房地产市场要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和“满足消费、规范投资、抑制投机”。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林应清在回答听众提问时说,从保障体系来讲,主要是继续扩大廉租房的范围,从13000户扩大到18000户;还有就是积极培育租赁市场,市政府拿出部分配套商品房,探索低薪租赁,高于廉租(低租金),低于市场租金,通过政府补偿,来满足部分想改善居住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     6月  成立文汇房地产企业家俱乐部     由文汇报《房产世界》周刊举办的“新政策出台与上海房地产发展”文汇房产沙龙顺利召开。由于是房产新政出台的第一天,来自大华集团、金丰投资、农工商房产、西部企业、合生珠江、兴盛实业、城开集团、中环投资上海置业等沪上20余家主流房地产企业领导者、以及上海市社科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泓铭教授和市房地局权籍交易处处长赵龙杰,业界专家济济一堂,为上海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与会现场不时妙语连珠,“火花”四溅。     近一两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进入盘整期。首先,会表现在二手住房市场上;接着,便影响租赁市场乃至一手房市场。当前市场上的刚性需求也进入等待和观望,消费群体的集体观望将对开发商产生较大的影响。市场价格的适度调整难以避免。对此,房地产商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主动,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和吸引市场本来就具有的真实的消费需求。总之,上海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盘整期,并有阶段性的调整和理性回归。老总们纷纷表示,希望在文汇房产沙龙的基础上,由文汇报牵头,与会的二十家沪上主流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的老总共同组建首个文汇房地产企业家俱乐部。届时,大家在一个同业的高层平台上展开对话交流,帮助房地产企业更好地理解政策,研究市场对策,制订客观理性的企业发展战略。     7月  中介老总共话二手房     一直以来,二手房交易市场被誉为上海楼市的风向标。在经历了几个月新政策洗礼后,中介市场无疑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市场如何走出困局?房产中介行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话题。由文汇《房产世界》主办的“引领理性消费,走出市场低谷——申城房产中介高层决策会晤暨中介企业老总论坛”上,行业协会领导和一些中介企业老总就目前对上海二手房市场现状的认识以及中介企业如何求存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继续急剧萎缩,市场上存在浓重的观望心态。自4月份起二手房交易开始走低,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心理交战便浮出水面,如今已陷入僵持。据对本市部分中介公司的调查显示,多数中介公司6月份成交量仅为3月份的两成,甚至出现了成交量为零。从最近情况来看,虽然目前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依旧没有明显放大,但是中介门店已不似前段时间那样门庭冷落,一些意向客户已抱着探听行情的心理来到门店,此类人士多为自住客。随着投机客纷纷离场,自住客着手“淘房”,中介公司的服务对象结构已产生变化。虽然不少客户是只看不买,但是部分中介公司对此表示乐观,开始与各方一起努力营造理性交易氛围。     9月  “和谐社区万里行”百姓评议”     由文汇《房产世界》周刊推出了“和谐社区万里行”暨“2005寻找令人尊敬的上海房地产企业百姓评议”活动,在文汇新民大厦隆重举行的颁奖典礼上,由百姓评议出的20家“令人尊敬的上海房地产企业”、15位“令人尊敬的上海房地产企业家”和20个“创和谐社区典范楼盘”被授予奖牌,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和谐地标”。倡导“和谐地产、和谐社会、和谐生活”的百姓评议活动,历经了长达半年的企业品牌展示以及百姓评选等多个阶段,收到了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近万张读者选票,显示了广大读者对这次活动空前的热情。     本次颁奖典礼上还出现了十多位参与活动的读者,他们作为嘉宾为获奖企业代表颁奖,成为典礼上的焦点之一,真正实现了活动“百姓评选,百姓参与,百姓做主”的宗旨。对此,静安置业集团董事长徐顺虎有一番感慨:“能够通过活动近距离倾听到民声是我最关注的,这样不仅能了解企业自身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为今后企业的品牌建设指明方向。”大众集团董事长杨国平则表示,不仅要在上海,而且要在全国建造更多和谐社区,坚持企业“一切为了大众”的开发理念。     9月  上海写字楼投资研讨会举行     随着政府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住宅、商铺、写字楼三大市场,凸现了典型的板块轮转的变化。上海的可售型写字楼市场异军突起,走势日渐坚挺,一些成熟又规范的海外的投资者对上海高档住宅投资热度递减,却早早地将目光转向了写字楼,上海写字楼市场将呈现一波高峰行情。在由文汇《房产世界》周刊与上海满亭芳咨询机构联合举办的“上海写字楼投资研讨会”上,“金天地现象”引起了业内专家和投资人的普遍关注——     在淮海东路和复兴东路之间的人民路上,一栋准甲级写字楼——金天地国际大厦,正处于淮海路CBD大商务圈的东端。并且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实施淮海中路东扩规划,目标是将淮海路大商务圈与外滩金融商务区连成一体。在其开盘前后,出现了一股热卖现象:在三个月里销售率达到了近50%,被投资者看成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的“牛盘”。     与会专家在分析小面积的写字楼推出以及成功热销的客观原因时认为,专业服务型的中小企业正逐渐向上海五大CBD商务圈延伸段的准甲级写字楼迁移。“金天地现象”的出现就是其中的例证之一。依托于成熟的淮海路CBD商务圈内甲级、超甲级写字楼较多,基本上以大面积租赁为主,较高的商务成本使得一些处于成长中的服务型企业望而却步,一旦该区域有小面积的销售型写字楼推出,自然出现热销的局面。     10月  异地房交会引爆假日地产市场     首届异地风景度假楼盘交易会国庆黄金周正式上演。由上海两大主流房地产媒体——文汇报《房产世界》与新民晚报《上海地产》联袂主办的大规模、专业性的异地风景度假楼盘交易会已于今年10月3日-10月6日在上海市中心的上海展览中心与假日楼市房展会同台举行。据悉,整个展厅面积近3000平方米,共分四大主题区域,全国近百个异地优秀楼盘将同时亮相,两家主办媒体联合长三角16家主流报纸、杂志、电视媒体做全方位深入报道,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房地产投资者提供一个全面安全的置业平台。     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旅游度假资源,风景度假物业在上海市民中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急剧上升。近年来,围绕湖、山、河、海及旅游名胜的度假型物业纷纷亮相上海,成为上海市民异地置业的重头戏。以前绝大多数开发商自产自销,来沪推广也是断断续续,上海以前似未举办过有规模的异地风景物业展示交易会。此次山东青岛、四川重庆、海南三亚、广西南宁、广东珠海……等全国各地30余个楼盘已经确定参加本次交易会,据悉,交易会评选出的优秀项目已在交易会结束后导入位于徐家汇的中国风景度假住宅(上海)推广展交中心在上海进行长期宣传与推广。     10月  住交会系列报道为城市增加价值     本报在参与住交会的宣传报道中特邀了住交会首席战略顾问王志刚为本报撰稿,他指出,今日中国,可以说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够像房地产这样备受从上到下如此多的关注。房地产不仅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而且涉及到成百上千相关联的各行各业。因此,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而言,今天的地产已几乎具有可以与各行各业相嫁接的广泛意义。     也正因为此,才有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住交会的盛况。有谁会想到,一个六七年前悄悄萌芽于南方的由民间机构主办的地产节,发展成一个行业的年度会展后,竟年年引得各路英雄竞折腰,其火爆程度和影响力可谓空前。     今天,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范围的投资机构都愿意进入中国;另一方面,崛起的中国也面临着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化,与国际资本共舞,也是我们的企业家们亟待破解的命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进程正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时候,一批有实力、有信誉、有责任感的发展商已经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创造出越来越多涵盖商业、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等与人类基本需求息息相关的场所和空间,提升着城市的品位,带动着城市和区域的发展与繁荣。一句话,为城市增加价值。     11月  “居住改变上海”大型百姓问卷调查     居住,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界定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质量。18年前,提起住房这个话题,很多上海人会摇头叹息。房子,是上海人的一块“心病”。当时大家经常用“鸽子笼”来形容上海人住房的窘迫状况——全家老小几代人共挤一间房,阁楼里再搭阁楼,一帘布、一张板隔开几对夫妻……那时,人均居住面积在2平方米以下的特困家庭还有很多,全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仅为5平方米左右。     18年后的今天,随着上海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住房问题已不再是上海人心头的一个疙瘩!人均住房面积从当年5平方米左右,上升到去年底的18.7平方米。自1992年以来,上海GDP连续1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快了,老百姓生活也好了。两个“1000万”工程的正式启动,将使无数上海人从中受益;一批收入低、住房差的双困市民搬进了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越来越多的工薪市民购买了属于自己的产权商品房;越来越多的上海人住进了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住宅小区……     回首18年,一幕幕“家”的往事历历在目,为此,由上海房地产18年大型系列活动组委会发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联袂推出上海房地产18年之“居住改变上海”大型百姓问卷调查活动,活动中本报收到了几万封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他们那种热情参与的精神,本报的同仁们深受感动。     11月  “我与上海房地产18年”征文     与“居住改变上海”大型百姓问卷调查同期推出的“我与上海房地产18年”征文活动征文要求:无论您是政府官员、业界老总,还是一名普通的购房者、摄影师,又或是一名记者、警察、商人,甚至是房地产开发建设大军中的一个普通民工,只要您见证了上海房地产18年的变迁,都可以用您的文字和照片来真实展现发生在您身边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人或事!通过一篇篇有关居住的锦绣文章,讲述发生在上海人身边的点滴居住变化。     一位上海住宅“按揭”设计者的感言:《上海改革开放二十年》(金融卷)中写道:1993年9月28日上海金融史上记载下一个重要日子,上海第一笔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由建行上海市分行黄浦支行率先推出,这在全市引起了极大反响,从此按揭贷款走进了千家万户。当年,“住房难”对上海市民来说,实乃“天字第一号的难”,上海市民被狭小的住房困扰得实在太苦了。但依当时国家的财力、物力不可能在短期内使“住房难”有根本的改观,只有尽快将住房纳入商品化的大市场之中。面对市民们望眼欲穿的盼房热情,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又是传统基本建设业务为主的建设银行,我们为百姓谋求的是住房翻身之路。     12月  上海房地产18年星光璀璨     华灯映照下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了上海房地产业18岁的“成人礼”。那天,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四大协会、学会一起,在文新、解放两大报业集团的协助下,共同来对过去十八年进行有效评鉴,为上海房地产十八年的发展做一个小结。倾听一下那些伴随上海地产一路走来的人们的声音,通过他们质朴而真切的语言,去体味上海房地产的不凡历程。这次大型活动,得到了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房地产企业以及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     18年上海房地产从起步到发展,上海地产界涌现出的风流人物何止千人,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上海房地产才以后来居上的态势迅速赶上并超过发展较早的东南沿海城市。为了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城市面貌的改变,为了提升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谱写更加辉煌篇章的理想,在他们的引领下,众多优秀房地产企业在上海城市建设的洪流中,不仅发展了自身,同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行业共同见证这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相应的这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汇聚集合,造就整个行业的壮大与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上海房地产18年”大型颁奖盛典隆重举行的当晚,载誉而归的企业老总们欣然接受采访,手捧鲜花与奖牌的他们,面对荣誉,倾吐了发自肺腑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