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特约专家释疑 许总发表楼市高见 近来,随着“国十条”的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发生了质变,如何面对?对策何在?未来判断?行业一片慌张…… 应媒体特约,许仰东董事长以独特的视角和判断力,发表了一系列高见……
5月20日 新民晚报 上海地产 《应理性面对调整》 国家房产调控政策出台后,无论是产业界,还是购房者,都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想象。购房者期待着大幅跌价后入市捡便宜货,开发商在重复前两次调控出现的报复性价格反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解读,正导致年内成交量迅速萎缩的市场局面。 一个政策,两种解读。各有各的理由,但这并不是调控政策所期待的。 前两次房产调控,出现后期报复性房价反弹,继而再出台调控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政府、对产业、对购房者都带来伤害。其中,以非理性认识调控是一大祸害。 此次调控已透露,后期或许仍会有更严厉的有关措施跟进,或许也表明本轮调控的决心,或许也是出于某种无奈。我认为,有三个观点应得到关心和重视。 一是房价跌得越深越好。近期有人预测今年房价必跌30%,认为显示调控力度的标志,是以跌价来衡量的。这种心理在影响着市场,其结果会与政策调控要求相反。成交量过于压抑的背后,正在本应正常的刚性需求积压,这种不正常的积压是对短期房价大幅下降造成的,一旦房价并非期望的大幅下跌,又会导致突发性需求,形成驱动房价报复性上涨的市场基础。这种教训已经在前两轮调控中非常深刻。 二是房地产业对调控非理性预期的“博弈”。不少开发商在这轮调控中有较好的资金准备,以“度过难关便可拨云见日”的短期习惯面对调控,一味参照曾经有过的调控“经验”,期待反弹入市。应该看到,这轮调控的力度、深度、广度都有别于以前。如何按照正常的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理性对待市场,改变以“博”求“利”的心态。 三是多方应对合理的房价波动。刚性购房者不应被房价大跌的猜谜式预言影响,按照自身需要合理入市购房,开发商也应面对过于上涨快速的房价,合理下调价格,促进市场流通。一味坚守价格,必定会导致“集体大逃亡”。当前,急剧下降的成交量,并不是政策所指,也会埋下新的矛盾。 政策的理性,市场的理性、产业界的理性,在目前的状态下,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需要。
5月21日 新闻晨报 地产星空 《不 要 猜 谜》 最近,有关房价跌幅的议论很多,有人说今年房价只跌10%,也有人说跌20%,还有人猜跌30%,地产调控政策背后,成为了一场猜谜游戏。 这不是件好事。 房价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不同人群看法不同,期望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此次调控,政策所指确实是要抑制过快上扬的房价,但抑制并不是房价越低越好,并非是跌深就是调控效果明显。因为房价涉及的不仅仅是房地产业,其影响面已远远超出传统的买卖关系。 缺乏依据的跌价猜测,会引起另一种混乱。前几次调控出现报复性价格反弹,就是因为市场违背了政策,忽热忽冷,反而伤害了政策调控的严肃性,也伤害了市场。最近不少专家反复提示,如何实现较长时间的房价稳定政策,以免发生过冷过热的现象。 猜测房价决定如何应对政策,也会导致开发商对市场不正常“博弈”。近期,有不少消息表明,房地产开发商依然因为短期资金面不缺而抱着“捂盘”心理。期待价格低潮过去,有价格反弹时出手。这种心理恰恰违背了政策调控的根本目的,也为重复前两轮调控房价报复性反弹制造了市场条件。 因为地价在不断上扬,所以房价必定会涨,因为土地市场紧张,所以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必定存在,房价不可能被长期打压。这种传统认识观念的延续,不可能真正意义上使房地产产业有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度难关”的短期对抗政策的心理,变成一种集体行动,调控的目的,只能是短期的。 有关部门目前透露,会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可以相信,本次调控会有别于前两轮政策调控。因此,当前急需的是要逐步让房地产企业以产业发展对待市场,以中长期发展去着眼房价涨跌。以房价大跌的单一愿望理解调控,有失偏差。 房价应该得到合理的抑制,但市场流量迅速萎缩,把本应存在的刚性需求因跌价后抑制过长时间,会产生不良后果。
6月10日 新民晚报 上海地产 《市场“变脸”成定局》 今年国家对房产实现调控新政以来,关注、猜测、预言者不断。不少人把本轮调控的走势与前两次调控进行经验性的类推,期望着不久会有新一轮反弹。甚至有人推测:今年四季度上海房产市场价格会回暖。 我认为,今年房地产市场“变脸”成定局,市场价格总体下行趋势有可能成为市场“拐点”。 从调控政策的深入来看“国十一条”以后,中央及地方正以金融、税收等有效手段,逐步凸现本轮调控的决心,并越来越深入市场,目的是抑制投资、打击投机、打压房价。近期关于土增值税预征比例提高、二套房定义、放贷比例、利率提高等方案的推出以及房产持有税的讨论,都体现出“国十一条”后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的逐步深入,并直接影响到后期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化,甚至产生了对房地产业总体格局的影响。可以预计,以“国十一条”相匹配的其他有关政策在后续似有推出的可能性。 从市场流量来看,本轮政策推出后,虽然近两个月来,从市场成交的直接价格变化来看似较平静,但“流量决定价格”的前奏已经出现。上月,上海商品房成交创近六年来市场新低,已说明买卖双方处于强烈观望期。成交流量的严重萎缩,并非是国家调控房价的目的,但其下一轮走势,必是会影响到市场价格。相信,这种市场低成交格局持续在六、七月份中出现,八、九月中势必会导致市场成交价“变脸”。 从买卖双方心态来看。买卖双方面对调控后市场发生的前期效应,心态各不相同。买方持币观望的目的是期待房价下跌,而且不是小跌入市。所谓的刚性需求,也不会急于在政策调控和市场走势并不明朗的时期入市,所以买方处于持币、待购、观望的有利地位。卖方处于观望价格走势、期待调控政策平稳、甚至梦想市场反弹。从五月份新盘开盘量严重减量可以看出,开发商在压库等待。虽然恒大地产打折风没有引起市场降价风,但随着市场成交量的僵持,上市公司因为年内计划要求及部分资金流短缺,房产企业势必会先期促销,必定会导致市场价格下滑。房地产企业价格同盟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因此可以预测,今年的二季度市场观望、流量下挫,三季度价格动荡、流量萎缩,四季度促销拉动价格下行的走势已难以改变。多种信息合成的走势表明:房地产市场价格年内总体下行15%-20%的走势已难改变。期待市场快速回暖、价格反弹可能仅仅是卖方市场的自我安慰。